- 分类名称:其他
- 品种名称:中红麻12号(原名SCS11-04)
- 国家级审定编号:XPD006-2005
- 品种来源:(EV71/非洲红麻)×SCS1
- 选育单位: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
特征特性
茎红色,裂叶型,晚熟型,不早花,花冠黄白色,抗倒性强,植株高大粗壮。株高:春播4米左右,夏播3.2米左右;千粒重27克左右;在长江流域及以北麻区栽培,9月中旬现蕾,10月中旬开花,表现为晚熟,在长江流域自然光条件下不能收到成熟种子。在海南三亚冬季短光条件下种植,开花期显著提前,对短光表现为敏感;人工接菌炭疽病病情指数平均为31.9,大田种植基本不发病,显著强于对照。纤维支数270支左右。纤维强力482牛顿/克。抗逆性强,纤维品质好,综合性状全面。
4月下旬-6月上中旬均可播种,播种沟深3厘米左右,选晴尾雨前播种,每亩播种量1.5公斤左右;春播每亩定苗1.5万株,夏播每亩定苗1.8-2.1万株,南方繁种田每亩定苗1.0-1.2万株;每亩可施尿素20公斤,磷肥30公斤,钾肥20公斤。磷钾肥可作基肥一次施用,尿素分2-3次施,重施旺长肥(2个月左右)。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调整施肥量。苗期注意防涝,中期注意抗旱;红麻地不宜长期连作,应轮作、最好是水旱轮作;9月下旬—10月上旬收获,但红麻是收取营养体,应据当地的耕作制度,尽量适当早播延长营养生长期,或适当推迟收获,让茎梢纤维发育成熟,纤维达到最大积累。
产量表现
在1999-2000年全国红麻主产区的六省全国红麻区试中,平均亩产纤维237.7公斤,比对照红引135增产17.9%;在新品系中居首位,在生产试验中较对照极显著的增产,每亩干茎产量1267.3公斤,比对照增产18.6%,表现出植株高大,皮较厚,有效株数多,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,抗病性强,纤维品质好。
适应区域
适宜于湖南省红麻产区种植。